Raghuram G. Rajan
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傑出講座教授。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擔任印度央行第23任總裁。《歐洲貨幣》雜誌評選他為2014年最佳央行總裁。
疫後世界,亟待重建。
「在全球各角落,有許多弱勢社區,正在承受疫情的苦果!」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傑出講座教授拉詹接受《遠見雜誌》專訪時指出,這些事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,卻沒有登上媒體頭條。
然而,看不見的悲慘故事,正在裂解全球政經結構,並一步步重塑疫後世界的新面貌。
去年,拉詹推出著作《第三支柱》,就是直搗問題核心的重磅論述。他回顧人類歷史,發現國家(政治)、市場(經濟)與社區(社會),是維持群體穩定的三大支柱。
然而,在近代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各種成本下降、貿易全球化,使得國家、市場這兩大支柱同步壯大,卻擠壓了「社區」這根第三支柱的發展。
特別關注第三支柱,不只因為社區長期受到擠壓,還因為社區是組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,也是決定國家乃至於全球政經發展的土壤。
社區式微所延伸出的公民憤怒,很可能醞釀出反資本主義、反政府、反全球化的熊熊大火,燒出更多的社會鴻溝,在城鄉、種族、性別、黨派與各種社會階層,造成更多分裂。
在彼此不信任的氛圍中,「佛洛伊德事件」才會引爆全美、乃至於全球的反歧視抗議。
拉詹觀察,這次百年一見的疫情不僅挑動各國內部矛盾,也讓全球政治衝突一觸即發。
在這種「新冷戰」的架構中,各國為了自保,加速走向保護主義,整個地球村開始崩裂,各種政經活動受阻、降低營運效能。
中央層級要適度地授權與賦能,否則人們就缺乏歸屬感,而沒有地方支持的國際事務將空洞化。
一旦地方人士覺得「我什麼事都不能做、不能參與」,這種無力感就容易轉為對中央權力的抗爭,而這也是全球各地陸續爆發抗議、反對疫情管制的主因之一。
連結社區頭人、工商團體、教育機構等有力節點,組成領導中心。
鼓勵大家開始啟動改變,並決定任務的優先順序。例如芝加哥當年就以打擊罪犯為當務之急,因此開始清掃塗鴉、重建街頭景觀,讓不肖分子覺得這社區有人管理,怕被監視而不敢做壞事。
例如親水公園的設立,可引導孩子有合宜的娛樂處所,也建立觀光吸引力。許多貧困社區沒有寬頻基礎建設,既然疫情會一再回訪,那就該趁早做寬頻,否則根本無法在家遠距工作。
地方通常依賴中央給補助,但補助往往有一堆限制條件,無法對應地方需求。因此,建議地方有提案與募款的能力,隨時籌備自主財源。
提倡「地方主義」的拉詹觀察,目前沒有大國足以擔任全球領導的角色,因此能夠壯大第三支柱的地方領導力更顯得重要。不過,他強調全球領導力無可取代,才能團結各國對抗氣候變遷、新冠疫情等全球議題。
他也呼籲,更多的地方授權與社區賦能,才能平衡三大支柱,更有機會以公平正義來重建疫後新世界。